不知道是因為太興奮,還是半夜的阿里山涼意太重,始終睡得不太好
也因此,我是大清早凌晨三點半,第一個到達阿里山車站的人……
半夜的阿里山,路上都沒什麼人
等到時間越來越晚(早?),一些自行開車要看日出的旅客也漸漸上山了
而我們特有的攤販文化,在這裡也展現地相當淋漓盡致
各個小販都非常專業,無論是早餐熱飲還是底片電池墨鏡圍巾暖暖包……
只要你想得到的禦寒用品及看日出的裝備,他們通通都有!
非常厲害的攤販們,要打聽情報補充體力裝備完全可以一次搞定
我繞到旁邊也是號稱 台灣No.1 的萊爾富,買了罐熱的烏龍茶摀在手心
一陣陣從手裡傳來的暖氣,頓時讓人覺得,幸福也不過就是如此了啊…
全台最高的萊爾富
有小七,有萊爾富,那為什麼沒有全家??
祝山小火車時刻表
往祝山車票
本來以為我們是搭這個小火車上山,可惜不是…
.日出很美,我終於有心情欣賞了.
坐在小火車上,特有的柴油味不時隨著凜冽的風傳進車廂裡
那味道剛開始還好,很有古樸的一種味道,但味道一重真的很難聞……
隨著火車的爬昇,夜色也漸漸褪去
等到了祝山,東方天空已露出魚肚白了…
祝山車站,這張開了閃光燈,看起來比較亮
車站還會很貼心提醒你日出跟回程發車時間
出了祝山車站,道路旁邊一樣是一排很懂得賺錢的商店攤販
一眼望去旅客大概有兩三百位吧,小小的一個觀景台擠得水洩不通
有許多外籍旅客,或是操著口音的外國旅客 (人家拿得是護照不是身分證)
人人都把自己包得緊緊的,不論是七旬老翁或是兩歲小孩都是…
一個轉眼,崖邊已經有三四位導遊拿著大聲公在講解著
不管是不是跟團的人,大夥兒都聽得津津有味,也紛紛擠在最佳觀景點
當一個導遊介紹一點鐘方向正是玉山主脈時
我睜大眼望著那高聳的山脈,心思已經飛過去了────
〔是不是明天乾脆殺去玉山算了?〕
這個念頭一出,怎麼樣都壓抑不下來
好在我雖然宅歸宅,多少還有一點基本常識,知道玉山沒那麼好去
除了登山裝備要齊全外,保暖更不能缺,以我現有裝備去了恐怕是找死
最重要的是,登玉山得先申請入山證什麼的,所以也就放棄這個想法
雖然還是會想著,總有一天,一定要親自登玉山
就這樣,一大群人很興奮地看著雲海跟日出
可惜天公不作美,今天的雲海跟日出沒有那麼明顯
而我心心念念想看的,就是日出那一霎那的緋紅稜線
雖然不像我心目中的那種景象,但看著眼前這付難以形容的美景,也夠了
日出很美,可惜我拍不到
我沒有跟著其它人搭祝山小火車回阿里山園區
而是依著祝山小販的建議,從旁邊的觀日步道一路慢慢逛回去
沿途的風景只能說……要親自走過才能體會
不管是那高山特有的清新空氣、路旁的小花或是奇形異狀的殘木
甚至是藏在林木之間的阿里山派出所………都是那麼地可愛,那麼地美
真正不枉走這麼一趟了
在暫時關閉的停機坪旁,陽光迎面而來,全身都覺得暖暖的
它是樹,不是猴子
隱藏在山林間的工作瞭望台
走完步道才發現自己走的是觀日出步道
.阿里山旅遊的真正開始.
慢慢回到園區的「大廳」(旅客中心跟小七那一塊空地)
簡單休息過一會兒後,打開手上已被翻爛的地圖,研究著路線
在考慮著要逆時針走一大段回頭路再度上山,還是順時鐘上去
園區地圖,最後所有能走的地方都被我走過了。有一半的路線我走了兩三次……
最後是依照當地居民的建議,沿著剛剛下山的原路走到阿里山閣大飯店
穿過旁邊一條沒什麼人走的小路,我真正進入了神木林區
幸好,我還是ㄍㄧㄥ著再度回到山頂了
當地人告訴我,再累,都不能往回走;只有一條路,往前繼續走!
聽著他的忠告,不緩不緊地往山上走去,踩過上千個石梯,我想著他的話
他們都說,走到一半一定會累,絕對絕對不能往回走,一定要往前
不管怎麼樣都要繼續往前走,寧可休息一下再繼續向前,走下去就對了
這種畫面、這種提醒,好像很眼熟啊!
我很慶幸自己還是有走遍了地圖中的每一條路、每一個點
就像這近三十年來的人生,不管是好的壞的都親自經歷過一遍
昨天是耶誕夜,剛好跟一位我非常尊敬的前主管通個電話聊聊天
平常我忙他更忙,我們大概就是每年會聯絡這麼一次,關心對方近況
他很無奈地說:「怎麼妳跟我一樣?妳就是非得繞遠路才甘心就對了!」
「沒辦法,你教出來的。」對,我把皮球往他身上丟,完全不會不好意思
「妳現在還年輕,以後就知道後悔了。」
「你後悔嗎?」我問他。
「有時候,畢竟這條路一點兒都不好走,很多苦只能自己吞下來。」
「嗯…好吧,那我有時候也來後悔一下好了。」
「妳不怕啊?」
「怕什麼!萬一怎樣了還可以找你哭,我想,會跟你一樣,"有時候"。」
我們笑了笑,知道彼此的關懷與無奈,還有一種同道中人的默契
誰說我不累的?我也還是偶爾會覺得累、覺得心酸、會想哭啊!
如果可以快樂,誰情願挑難過的路走?
但是一轉念,雖然我的人生總是常常在繞遠路,但也因此而得到更多
似乎也沒什麼不好的,能瀏覽遍好風景,才去認命,這也很棒啊!
還好,這個獨自一人的旅程,我有來過阿里山。
.姐妹潭.
走到姐妹潭,看著告示牌裡所描述的故事,望著眼前的景色
腦海裡突然浮起一句話:遠山含笑,春水綠波映小橋
遠山含笑,春水綠波映小橋
行人來往陽關道,酒簾兒高掛紅杏梢
綠蔭深處聞啼鳥,柳絲兒不住隨風飄
這裡沒有小橋,卻有個棧道通往姐潭
沒有酒簾高掛紅杏梢,但有個涼亭矗立在湖心中
沒有柳絲隨風飄,卻有許多屹立不搖、高聳參立的古木
從後方看過去的姐潭
在姐妹潭,我就忍不住想到張小淨跟惠小馨
她們都像妹潭,怡然獨立、小巧玲瓏,有自己的個性與驕傲
但我很期待她們有一天能長成姐潭,雖然混沌,依舊胸懷廣闊、寵辱不驚
.全台最高學府.
全台最高學府不是台大,也不是台科大(和平、理性、勿戰)
而是位在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香林國小
香林國小海拔 2200m,沒有圍牆阻隔,完完全全就是一個開放式的環境
我到的時候暑假開始,校園也正在整修,操場的另一邊就是受鎮宮
雖然此時不是上課時間,但看著毫無防備心的校園
真的會覺得……真不知為什麼我們會搞到要活在一個個的鐵籠子裡
這間學校的小朋友上課不知是什麼樣子,應該常會有校外教學吧(笑)
全台最高學府────香林國小。整修中
.神木與巨木.
還沒看到阿里山最出名的神木,我已經見到一堆超級大的巨木了
園區裡的巨木多到要用編號,到幾號我搞不太清楚,只知道很多很多……
隨隨便便就是兩三千年以上的,動不動就比三四個人合抱還粗
剛開始看到時好驚艷,環抱住樹身時還能感受到一種隱約的溫度
而這裡放眼望去盡是一株株高聳入天的檜木
本來還會想每一棵都拍個照,但是到後來已經看到麻木了…
28號巨木,非常巨大。但在這山裡這種的到處都是…
原以為傳說中的神木就是在這巨木群裡的某一棵
一路沿著棧道跟指標亂晃後,才發現……神木就是神木!硬是不一樣!
阿里山舊神木超過三千年,大到沒有親眼見過真的無法想像
但是這株神木在雷擊後枯萎,1997 年時因大雨倒了一半樹身
最後林務局在98年將神木放倒,現在看到的神木就是放倒過的遺蹟
〔放倒後都還這麼大,那它還活著的時候有多壯觀啊!〕
阿里山神木殘骸
.樹靈塔.
而新一代的神木,就由「香林神木」繼位
香林神木雖然也很大,但是我的震撼與感動依舊停留在舊神木身上…
但是旁邊有一個很妙的建築物────樹靈塔
看到它的第一眼,我突然想到仙劍奇俠傳的「鎖靈塔」
是啦,它跟仙劍的鎖靈塔長得一點都不像
但不知為何,它那特殊的造型,就讓我聯想到鎖靈塔了
可能是因為名字,也可能是因為我之前有陣子在狂玩仙劍……
樹靈塔,我一直覺得鎖妖塔應該要長這個樣子比較像
樹靈塔是在日據時代,日本人怕紅檜被砍伐後的樹靈會報復
為了安撫這些樹靈而建造的,有點兒像祭祀的味道
但可能是因為想到鎖靈塔的關係,我看著樹靈塔,一直在想像著
不知塔底下有沒有被關住或被鎮住的靈魂,或說精靈
似乎,可以因此而產生許多故事
.神木車站.
以當地居民建議我的路線行走,到了神木車站就是路線終點了
上山時沒搭小火車,下山一定要來搭搭看!
仔細看了發車班表才發現,20分鐘前已經開過,下一班得等兩個小時後
想了一下,這兩個小時待在山上繼續看風景也沒什麼
但耳邊隱約有個聲音告訴我:「妳該下山了。」
沒錯,雖然現在才下午兩點多,但是我該下山了
其實再住一晚也沒差,但明天是週末,我很怕到時會湧上更多觀光客
想像一下那種人滿為患的狀況,我幾乎是逃命似地衝下山……
其實也到逃命沒那麼誇張
但是我要從神木車站步行下山時,發現步道封住
照著手上跟車站的導覽圖走到一半就沒路了
沒辦法,只好走回巨木群再繞路下山……
結果,就在下山的路上,隨意翻著手上的導覽圖
突然一個雷打下來,我決定好接下來的行程────奮起湖!
.告別阿里山.
在林區裡,我遇到許許多多可愛有趣的人
不論是闔家大小出遊、非常專業的外籍登山客、或者是成團的中國旅客
有很多人真的都很可愛、很熱情(當然也有那種沒啥公德心的人)
不過幾乎沒看到一個人的,再怎樣都是結伴而行,好像只有我很奇怪 (笑)
坐在姐潭的涼亭,觀望著四周景色時,遇到從桃園出遊的一家四口
很熱情地跟我打著招呼,兩個孩子都很乖很可愛,感覺得出他們的好家教
我們聊了一會兒,分享自己路過的景點行程,幫對方當攝影師拍照留念
非常好的一家人
一期一會,我很喜歡這句話,也因此而珍惜著。
旅途中遇到許多人,當他們發現我是一個人時,總會不吝伸出援手
不管是主動要幫我拍照的人,曾經結伴同行一小段的人,
或是後來遇到的明娟姐、民宿老闆……等等,總是很熱情招呼著這個陌生人
感謝旅程中遇到的所有人,讓我即使是孤身上路,也倍感溫馨
.阿里山-奮起湖的轉折.
到了旅客服務中心,問過工作人員要怎麼到奮起湖
本來我們都以為四點會有 [阿里山-奮起湖] 的客運
但經過再三確認,以及小七店員、嘉義縣公車處的工作人員的協助後
我確定一個殘酷的事實────今天沒有阿里山到奮起湖的客運可搭。
怎麼辦?要再多留一天嗎?還是靠雙腳走到奮起湖算了?
阿里山到奮起湖的路線圖,火車停班沒開
考慮了很久,雖然到奮起湖得先下山到石棹,再從石棹轉往奮起湖
而所有人都警告我,用走的大概要走兩三個小時……而且可能會下雨!
但是,對假日人潮的恐懼戰勝了一切困難
走就走,不過才三小時而已,小 case 沒在怕的啦~
到了奮起湖要住哪兒呢?
check-out 的時候,阿里山天主堂的人很熱心幫我查資料
最後我決定住在奮起湖天主堂(楊生活動中心),還好今晚有空房間
經過了一陣查詢與安排,我可以搭阿里山往嘉義的客運,在石棹轉車
雖然大家都有點擔心轉車時間,萬一趕不上就沒車了,而那帶又挺偏僻的
但是想了一會兒,管它的,大不了就旁邊便利商店待一晚,起碼還有暖氣
就這樣,我抱著非常隨遇而安的心態,離開了阿里山園區,來到石棹。
留言列表